【便便】大學問Q:檢視糞便可以知道健康狀況嗎?A:是的,腸道健康,便便是指標,糞便的狀態反映了我們腸道的老化情況。顏色:黃色代表年輕的腸道,褐色代表老化的腸道。氣味:無異味或單純臭臭的味道代表年輕的腸道,刺鼻的酸臭味、焦臭味、腐敗味代表老化的腸道。形狀:條狀代表年輕的腸道,二至三公分的大便直徑是最健康的,長期軟便代老化的腸道;呈顆粒狀,腸道的老化程度已經比較嚴重。便量:每次的量在一百至三百克範圍內最適宜。硬度:約含百分之七十五至八十水分的便便代表健康的腸道,排出無抵抗感或壓迫感。 Q:怎樣才算是正常的糞便呢?A:正常的糞便需具備下列特徵:次數:每天定時排空一次,或二次性質:大腸正常產生的黏液,會形成包圍糞便的一層保護層,因此糞便能夠「乾淨」地排放,而不污染肛門,且保護層也可阻止糞便散發出臭味。而且不存有氣脹。形狀:香腸狀,適當的粗細和長度,前段輕微起伏,結尾光滑,逐漸變尖,衛生紙只留下玻璃狀透明黏液的痕跡。稠度:像揉得很好的麵團。有時會有未消化的物質,如軟骨、蘋果果仁殼......等。顏色:淺到深棕色,會受到食物和藥物的影響。氣味:輕微、無惡臭。Q:什麼是宿便呢?A:簡單說,就是黏附在腸壁,產生毒素的老舊廢物。腸中的細菌可分為良性與惡性,數量約有一百兆個棲息於腸內,惡性菌能氧化脂肪,產生過氧化脂質等腐敗物,且能分解蛋白質產生胺類糞臭質、致癌物質「亞硝氨」等,若便秘已成習慣性,時常滯留體內,這便是宿便停留在腸內的狀態,若小腸內的絨毛中含有蛋白質和脂肪的腐敗物時,不但阻礙消化、吸收,也可能引發下列各種疾病:(1)營養障礙 (2)肝病、過敏 (3)高血壓、動脈硬化(4)腎臟病、精力衰退 (5)糖尿病(6)癌症﹝亞硝氨﹞(7)皮膚病﹝皮膚粗糙、腫皰、黑斑、濕疹﹞Q:為什麼會造成宿便呢?A:不外乎飲食內容與攝取方式有問題,導致膽汁分泌不足和腸胃機能衰弱,防礙腸胃正常蠕動使腸部肌肉產生障礙,以致排泄出細小的糞便且有殘便感,例如好吃、攝取過多肉食與脂肪、攝取蔬菜不足、腸胃功能差和胃下垂者。引用http://www.guthealth.org.tw/info_b1.htm
2